逐梦深蓝四十载 创新赋能再启航 | 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5-05-17
新闻资讯 >>

微信图片_20250517140243.png

微信图片_20250517142812.png

       为全面回顾远洋渔业40年发展历程,总结40年发展经验,深入探讨行业转型突破路径,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行业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逐梦深蓝四十载,创新赋能再启航——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于5月15日在深圳市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中国农业发展集团、上海海洋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水产有限公司、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01

喜迎开幕  共襄盛事

微信图片_20250517140812.png

       本次论坛在“扬帆高歌向大洋”中国远洋渔业40年专题片的展映中拉开帷幕。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辉致开幕词。

微信图片_20250517140915.png

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

       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代表协会向在座各位表示热烈欢迎及衷心感谢。中国远洋渔业的40年,是中国远洋渔业人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的奋斗史诗,是服务国家战略、守护“蓝色粮仓”的生动实践,是向世界传递合作共赢海洋治理理念的恢宏篇章。张显良强调,协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加快推动远洋渔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从“单一捕捞”转向“全链融合”、从“参与跟随”转向“引领共赢”。同时,向全行业发出共筑科技赋能新引擎、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共拓国际合作新空间的倡议,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与在座各位携手同心、勇毅前行,共同书写中国远洋渔业下一个四十年的璀璨华章。

微信图片_20250517141108.png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辉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辉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农发集团始终聚焦“三农”、服务“三农”,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引擎,加速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合作为纽带,助力远洋渔业向研发端和市场端延伸。与此同时,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远洋渔业市场推广、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合作共赢等方面仍需要持续发力。刘辉强调,中国农发集团将继续发扬老一代远洋人“敢为人先、搏浪天涯”的精神,为推动耕海牧渔、建设海洋强国与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02

开放自主  守正创新


微信图片_20250517141313.png

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原代表、大使牛盾

       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原代表、大使牛盾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原代表、大使,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第一任会长牛盾正值出席协会理事会期间,就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有关话题分享了几点思考,从战略全局出发,分析研判了当下远洋渔业的总体情况、实效成绩及国内外发展形势。牛盾指出:“推动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远洋渔业发展道路;坚持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的方针政策,不断提升我国远洋渔业的治理水平;始终牢记使命,热爱祖国,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03

向海图强  共谋发展

       本次论坛邀请了有关院士、专家、行业代表就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海洋强国”建设、远洋水产品精深加工、远洋渔业企业发展历程及规范管理、养殖工船建设、南极磷虾产业发展、智慧化渔业与智能装备创新应用等方面作主旨演讲。

微信图片_20250517141617.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作《海洋强国建设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主旨演讲,回顾了世界海洋强国的崛起轨迹和我国海洋技术的发展历程。麦康森指出,从古代的海上贸易到近代的殖民扩张,再到现代的海洋资源开发与国际战略博弈,海洋不仅是连接世界的纽带,更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支撑。他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海洋意识必须觉醒。我们要拥抱海洋文明,普及海洋知识,以创新驱动海洋渔业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安全保障工作,积极地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与规则制定,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力量与支撑。

微信图片_20250517141731.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薛长湖

       水产生物资源高效利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薛长湖作《南极磷虾精深加工未来产业展望》主旨演讲,指出了发展南极磷虾产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国家海洋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远洋渔业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磷虾产业加工技术装备落后、缺乏标准化中间原料、消费受众多的产品、深加工产品,以及副产物绿色加工技术缺失等产业链问题,并结合加工产品案例研判了南极磷虾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他强调,我国南极磷虾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驱动与生态化发展,未来有望通过“高值化产品+标准话语权+全球治理”三位一体战略,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引领型的跨越。

微信图片_20250517141847.png

上海海洋大学校长万荣

上海海洋大学校长万荣作《远洋渔业未来转型之路》主旨演讲,探讨了远洋渔业发展现状和行业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万荣指出,“十三五”以来,我国远洋渔业产业规模保持稳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国际渔业合作不断深化。“大食物观”“海洋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远洋渔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安全格局、国际渔业治理格局不断变化,全球渔业资源衰退等因素也为我远洋渔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万荣强调,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科技链、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奋力打造更加稳定、更可预测、更具韧性的“中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4.0”。


微信图片_20250517141944.png

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叶少华

       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叶少华作《从远洋渔业开拓者走向海洋强国建设者》主题演讲,分享了中农发集团渔业板块企业在远洋渔业领域的奋斗历程、发展成果以及未来展望。40年前,我国远洋渔业的征程正式开启,中农发集团渔业板块有关企业便是这一伟大事业参与者和推动者。当今世界,面对全球海洋资源的日益紧张,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叶少华认为,推动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应当在加大政府支持引导、发挥行业协会协调服务作用、提升企业自律自觉、加快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培养高质量人才队伍、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叶少华表示,中农发集团愿与所有的远洋渔业兄弟企业携手合作、互帮互助,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远洋渔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517142036.png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原所长、研究员徐皓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皓,在《现代渔业转型发展与工船养殖方式》主题演讲中指出,现代渔业正处在由“以捕为主”向“以养为主”转变,未来水产食物的保障供给,需要更多的水产养殖新空间。同时介绍了海上工船养殖方式、经济性比较以及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化进展,并提出远洋渔业转型发展的新模式设想。

微信图片_20250517142132.png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宪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宪勇作《南极磷虾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需求》主题演讲,从协会南极磷虾专委会技术组组长的角度介绍了南极磷虾产业的总体情况、国际管理规则、科技创新支撑与国内外发展形势。十五年来,南极磷虾产业运行机制保障有力,有关研究项目和科技立项正稳步推进,捕捞效能与渔获质量得到了提升。他强调,将进一步发挥南极磷虾专委会机制,加强资源调查研究支撑管理新机制建设,开发利用新渔场,务实推进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和装备国产化替代等方面工作,为南极磷虾产业规范可持续发展接续奋斗。

微信图片_20250517142222.png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方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方辉,在《智慧渔业研发与远洋渔业应用及展望》主题演讲中,从战略背景、发展路径、典型案例和应用展望等方面阐述了智慧渔业研发现状与远洋渔业领域应用案例,展望了新时期远洋渔业产业转型与技术变革,提出以智慧渔业为核心引擎,推进全要素数据、全场景服务、全应用生态,助力推动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下一步,智慧渔业的开发要以AI为引领,推进渔业数智化;全链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04

凝心聚力  共创未来

微信图片_20250517142348.png

       四十载乘风破浪,四十载奋发图强。中国远洋渔业从 “扬帆起航” 到 “行稳致远”,背后是科技赋能的突破、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全球治理的担当。此次论坛汇聚各方智慧,凝聚行业共识,为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站在新起点上,远洋渔业人携手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在建设海洋强国、守护蓝色粮仓的新征途上再立新功,开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微信图片_20250517142451.png

       深圳市有关部门、远洋渔业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代表,新闻媒体、专家学者等二百余人出席本次活动。